2021年5月6日,安定区东方红中学在紫东萃英馆成功举办“立足核心素养 打造精品课堂”展示课活动。东方红中学校长张荣同志和党总支书记雪保安同志等各部门领导及全体教师,内官营中学、香泉民族中学、英才高级中学部分领导及观摩教师共计约37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喜迎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暨“立足核心素养 打造精品课堂”展示课活动剪影
一、活动目标
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为目标,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改善课堂生态,加强学习小组建设。以城乡联盟研训共同体活动为契机,以“东方红中学‘三课型结构’”为抓手,重点研磨各学科的课堂基本教学模式和流程,促进教师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能力的整体提高,实现常态课堂从 “有效化”走向“高效化”。
二、活动过程
(一)精彩展示 辐射带动
东方红中学生物教研组推送的王秀政老师展示了新授课---人教版必修三第五章第五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件设计首先从历史上的定西和上世纪的定西图片进行对比,最后播放了现在的定西的视频,凸显了习总书记青山绿水的生态理念,对学生进行了生态意识、社会责任的教育。呼吁学生关爱家乡、关注生态、肩负责任,为美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整堂课以生活资料为内容,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的探究学习,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标。在逐个突破问题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体会到渐进式和对比的学习方法。通过学生对课本“活动”资料的分析,同时提供充分的背景材料,帮助学生对重点概念进行了的重构。增强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上来,关注整个学习过程。这样形成的概念将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而不是空壳概念,并将零碎知识系统化、知识化、科学化,提高了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是一堂比较成功的生物展示课。
东方红中学生物组王秀政老师展示课剪影
东方红中学历史教研组推送的吴晓霞老师展示了新授课---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的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本节课从科技发展史的角度阐述了近代以来人类科技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蒸汽机的发明、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互联网的出现,推动社会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变革。详实丰富的历史资料,形式多变的教学设计,极大的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基础篇”教学过程中多次给学生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在“能力篇”教学过程中,将历史演变与现实生活联系、世界科技发展和中国发展相联系,展现了历史新课改的多层次、多方位的立体整合,让学生真正做到了感知历史、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本节课的内容既属于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历程中的重要发展阶段,又属于整体世界形成的重要推动因素,更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教育的最好素材,可以说是最大程度地体现了历史课改所提出的核心素养。
东方红中学历史组吴晓霞老师展示课剪影
明确目标 任务导学
全神贯注 认真倾听
反馈矫正 尊重差异
互动探究 合作求解
强化训练 当堂达标
(二)说出精彩 绽放情怀
王秀政老师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五个方面进行了说课。王老师讲的是必修三第五章第五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本节课主要包括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四部分内容。这是在学生学习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内容之后对生态系统稳定性进行的进一步探究,同时也为接下来要学习的《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准备,所以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也是培养学生形成生态意识、社会责任的良好素材。通过分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建立生命系统的稳态观来体现生命观念。科学思维上通过分析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培养科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通过学习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知识,关注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来培养社会责任。本节课的重点是阐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因,难点是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重点内容采用模型构建来突破,难点内容通过实例分析解决问题来突破。
东方红中学生物组王秀政老师说课剪影
吴晓霞老师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了说课。吴老师讲的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的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本课教材主要从科技发展史的角度阐述了近代以来人类科技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蒸汽机的发明、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互联网的出现,推动社会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变革。这节课的内容既属于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历程中的重要发展阶段,又属于整体世界形成的重要推动因素,更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教育的最好素材。可以说是最大程度地体现了历史课改所提出的三维目标,更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教育的最好素材,最大程度地体现了历史课改所提出的核心素养。整堂课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根据《历史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由于高二的学生已经具备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已初步掌握了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所以主要运用独学、对学、群学的基本思路,独学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脉络,小组合作学习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东方红中学历史组吴晓霞老师说课剪影
(三)同仁点评 谆谆期待
东方红中学生物教研组组长肖彦军老师评课剪影
东方红中学生物教研组组长肖彦军老师对王秀政老师的新授课——《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点评。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生态系统的功能的基础上进行的,因而在教学时,能积极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设计问题情境,培养自主探究,引导学生主动建构新知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坚持以自主探究性学习为主,综合运用讲授、讨论、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节课的亮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亮点一:整体把握到位,注重知识联系
本节课内容相对来说,难度较大,专业性较强,教学中较难把握“度”的问题。教师熟悉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对课程全局的高度整体把握,灵活处理教材,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加之对学情掌握基本到位,所以整节课总体感觉收放自如,游刃有余,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亮点二:从教学过程设计上做到了循序渐进,逐步升华
王老师的教学设计思路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在现有的基础水平上建构新的知识,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她以生活情境、问题设置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然后以阅读教材和模型构建为支撑,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小组合作模型构建理解知识,然后老师点评讲解,总结以及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认知、理解、应用,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亮点三:符合新课改理念,实现了对学科核心素养的体现
这节课的设计,很好的体现了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如通过分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建立生命系统的稳态观来体现生命观念;科学思维上通过分析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培养科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通过学习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知识,关注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来培养社会责任。
亮点四:科学设计练习,注重能力培养
教师在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形成过程的同时,充分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内化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自己设计练习,形成一定的梯度,层层推进,采用启发诱导的方式,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方面既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使全体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掌握好基础知识,另一方面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题的能力,达到了教学目的。教学目标达成度、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融入度都较高。
最后我还想说,王老师在语言、神态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亲和力,在专业知识上表现出的扎实功底,在教学设计上的匠心独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专业素养,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全身心的融入课堂,我认为这才是这节课非常成功的根本因素。
东方红中学历史教研组组长彭春玲老师评课剪影
东方红中学历史教研组组长彭春玲老师对吴晓霞老师的新授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进行了点评。
吴晓霞老师的这节课,立足三维目标和学情展开教学。整堂课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设计科学、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
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亮点一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吴老师利用学生熟悉的网络等生活场景引入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亮点二
吴老师在教学时使用了一些直观史料。如讲解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原理时,这属于文科学生的知识短板,所以说吴老师利用动画来解读,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亮点三
注意启发式教学,循循善诱,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思考、探究的机会。如在讲解瓦特改良蒸汽机的作用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交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了高效课堂的教学要求。
亮点四
这节课真正体现了用课本教而不是教课本的教学理念。根据教学需要补充相关史料,如洛克菲乐是怎样成为石油大王的?这其实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的知识点,即垄断组织和殖民体系的形成。老师用这种方式来处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方面的学科素养。总体来说,吴老师的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
三、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充分展示了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加强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为促进城乡联盟研训共同体及我校教师专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探索。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学校希望以此次“立足核心素养 打造精品课堂”展示课活动为契机,践行高效课堂改革,对接新高考,为推进全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及东方红中学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而努力奋斗。
定西市安定区东方红中学
2021年5月7日